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编辑:

2013-09-17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母亲米,父亲豆

面对突然回家的我,在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微睁着眼,仰视我一会儿,又用手揉了揉双眼。片刻,父亲的目光充满惊喜、疑惑,翕动了良久的嘴唇终于发出声音:“你咋有时间回家?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盛饭去。”父亲说着挣扎着站起,而他不久前跌伤的腿现在看来,还是没完全好。

我连忙扶着父亲坐下,和他拉了会儿家常,他听明白我这次回家纯粹是外出办事途经老家,顺路看望他们一下,一会儿还要走,父亲顿时局促不安起来,焦急地说:“你妈还在地里喷农药呢,我这就叫她回来,给你装些东西带回城里。”我想阻止父亲,而他执意来到屋后,对着田地,扯开嗓门,喊着母亲的名字,浑浊沙哑,响彻田野。

母亲一到家,顾不上换下喷洒农药的雨衣,一边笑着,一边埋怨我:“回家咋不事先通知我们一声,回来看一眼就走,能给你准备些什么!”父亲抱怨母亲的唠叨,催促母亲麻利点儿。母亲手上忙个不停,嘴上也不饶父亲:“死老头子,你只知道朝我吼,说要给儿子带东西进城,我前些日子就让你准备好,现在你倒好,全怪在我身上了。”

一看父母拌嘴,我赶紧跟他们说:“这次我什么都不带,司机还在路边等着我呢。”“你有车呀?”母亲的眼睛立马又亮了起来。“有车更要带些东西进城,省得我们往城里送,再说空车回城也浪费呀!”父亲精打细算起来。

于是他们更加忙活了。看到米缸中的米所剩无几,母亲一下子慌了——现去碾米,我肯定没时间等,可不带些米进城,空车回城实在可惜。母亲一脸难色,脸上的皱纹片刻变得更加密集。

随着父亲的一句话“孩子妈,先跟左邻右舍借些米,隔天我们碾米还人家,问题不就解决了”,母亲的脸顿时笑成一朵怒放的菊花。

3袋大米借回来。母亲一边抱怨邻家的米不够齐整,一边搬出大匾、筛子,开始筛起米来。而此时,父亲看着母亲把筛好的米装袋发愣。母亲有些不高兴,怪父亲在一旁站着,也不帮她装米,嗔怪道:“老头子,发什么呆,快往袋里装米呀!”父亲抖抖索索盛米装袋,怯生生地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300斤的大米,怎么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着去,肯定不行。”

母亲没有理睬父亲的担忧,反而把手中的筛子旋转得更快,仿佛在为我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孩子妈,你倒是说话呀!”父亲不放心地追问母亲,母亲回给父亲一个调皮的笑脸:“老头子,你别慌,我有办法。”

米筛好了,装进袋,袋口扎得严严实实,我正要扛米袋,母亲心疼地说:“山子,你这么多年不干农活了,百十斤米扛在肩上走路,会累伤的,还是让妈来吧。”母亲要扛米!我死活不同意,宁愿不带米,也不能让她扛呀!母亲看出我的担心,她有点儿卖关子地说:“过会儿,你看妈怎么把米运到公路边。”说着,母亲出了家门。

不一会儿,屋后的小河边传来了母亲的喊声,原来母亲要撑船为我送米,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蓄满了泪……

母亲撑着一只小船,船上载着我要带进城的3袋米。我要撑篙,母亲不让,说怕我弄湿了衣服。端坐船前的我,仰视着撑篙的母亲,扎篙,躬腰用力,拔篙,再扎篙……渐渐地,我的双眼一片模糊。而母亲沿河撑篙,遇有在河堤上干活的农人,便自豪地亮开嗓门:“我给三儿子运米。他有小车在路边等呢!”母亲一会儿看看船头,一会儿照应一下那3袋米,接着把自己欢快的歌声洒满了河道。

我和母亲把3袋米抬上岸,父亲不知何时也出现在车旁,他额头冒汗,喘着粗气,显然是急赶来的。看着父亲那微微倾斜的身子,我止不住埋怨起来:“爸,你怎么不在家歇着,你的腿还没好利索呢!”我想搀父亲上小船,他却让我快上车,连声说我的时间要紧。

上车后,我放下车窗,朝默默注视车子的父母作别,眼泪止不住再次流了出来……

车缓缓地启动,我仍在看着我的父母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年轻的司机跟我说:“你父亲一瘸一拐赶过来,就为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他还跟我玩笑着说,你母亲为你撑船送米,他也要给你带点儿什么,于是想起早上新剥的一小袋青豆粒。”

我颤抖着双手,打开副驾驶台上的一个方便袋,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粒粒青翠浑圆的青豆……刹那间,我再也抑制不住,当着司机的面,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23期,有改动)

14.阅读第一段,找出反映父亲心理变化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4分)

15.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每小题3分)

(1)父亲抖抖索索盛米装袋,怯生生地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300斤的大米,怎么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着去,肯定不行。”

(2)年轻的司机跟我说:“你父亲一瘸一拐赶过来,就为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

16.结尾“刹那间,我再也抑制不住,当着司机的面,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眼泪为何“一下子涌了出来”?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17.这篇小说一发表就感动了许多人,相信也感动了你。请选取作品的一个点分析感动你的原因,并结合小说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14.参考答案:“微睁”“仰视”“揉了揉”“惊喜”“疑惑”“翕动”“发出”“挣扎”等词语反映了父亲的心理变化。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到惊喜、疑惑,进而到担心、关爱,写出父亲见到儿子时的惊喜、愉悦,也从侧面展现了儿子“忙”,与父母相见的机会寥寥,为后文“母亲米,父亲豆”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第一段,找出词语,可联系父母突然见到久别的儿子的喜悦心情,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15.参考答案:(1)“怯生生”即羞怯、害怕,是对父亲心理的刻画,写出了父亲的窘迫:他是一家之主,背米的事情本该由他承担,可如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觉得母亲和“我”都没有能力把米背到车上去,他因此为运米而发愁。

(2)“就为”是“仅仅为了”“只为了”的意思,描写了年轻司机的心理:在他看来,父亲一瘸一拐“赶”来,只为送一小袋青豆,是“小题大做”。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分析这两个词语时应注意联系事情的背景、说话人的身份、说话人的心理等条件。

16.参考答案:“我”流泪是因为:①父母无私的爱:看到“我”突然回来,父亲的惊喜和问寒问暖;母亲为“我”借米并想尽办法为“我”运米;瘸腿的父亲为“我”送豆,每个细节都展现了父母之爱;②内心的后悔和惭愧:与父母对自己的爱相比,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呢?

解析:“我”流泪是因为被父母的爱打动,联系全文,将父母给予“我”的和“我”回馈给父母的作对比,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17.参考答案:小说主题令人感动,父母无私的爱没有发生在轰轰烈烈的事件中,也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生活细节中,从而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小说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辞藻的罗列,却因描写细腻而撼动人心。小说题目新颖,有吸引力,耐人寻味。

写作启示:善于观察,从具体生活细节中描摹真情;认真思索,通过小事体味意蕴;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的主题是表现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与牵挂,以及“我”对无法报答父母的后悔和惭愧,所以围绕父母之爱分析作品较为容易。这篇小说在选材、拟题、心理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可以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启示。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15分)

18.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解释“应急科普”的含义,不超过35个字。(4分)

5月12日,当地震波来临之际,桑枣中学的老师大声喊道:“所有人趴在桌子下!”随即打开了教室的前后门。

地震第一波刚过,趴在桌下的学生们立即快速有序地冲出了教室。全校2 3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全部集中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仅1分36秒。

如此迅速的撤离,离不开平时的演练。为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桑枣中学每周二都结合实际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每天晚上教师对学生宿舍床位进行两次安全检查,每学期开展一次逃生演练活动。

中国科普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说:“桑枣中学之所以在危险时刻能做出这么迅速的反应,是因为应急科普显示了巨大作用。”

答:应急科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开展的科普教育和演练等活动。

解析: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找出语段中的有用信息。通过分析,可知语段有三层意思:一、二两段描述了桑枣中学师生在地震中撤离的情况,第三段是评述,第四段是引用,引出了“应急科普”这一名词。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有用信息主要在第三段。分析第三段可知“应急科普”针对的是“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采取的措施是“教育”和“演练”,根据这些信息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19.下面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请认真观赏后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请你用文字向没有观赏过这幅作品的人介绍这幅摄影作品的画面。

(2)从手或脚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1)画面很简单,就是一双大人的手捧着一只婴儿的脚。但是,那双捧起来的手形状像心,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那只小脚在手心里,让人觉得是那么安全与幸福。

(2)示例1:孩子,妈妈是你成长的温床,是你人生的港湾,无论你长多大,走多远,妈妈都会永远呵护着你。

示例2:妈妈,我在你温暖的手心里成长,无论遇到风雨霜雪,我都不会害怕与畏惧,因为你是我永远的避风港。

解析:(1)此题考查将画面语言用文字加以转述的能力。此画面很简单,只有一双手与一只脚,显然,就这样介绍是不行的,应该让他人了解到这一组合所蕴涵的意思以及给人的感觉。(2)此题考查对画面的解读与领悟能力。用第一人称主要是便于抒发感情。在抒情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20.请给下面一则新闻补写一句评论的话,不超过40字。(5分)

新华网广州专电 为遏制废旧电池乱丢乱弃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隐患,从1月起,广东省经贸委联合有关部门,向广州市一些公众场合免费派送1 000个废旧电池回收箱,用于回收居民生活中的废旧电池。但令组织者意想不到的是,废旧电池丢弃量最大的居民小区,竟嫌麻烦不愿接收,目前仅有3个小区答应接收废旧电池回收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种反常现象折射出民众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的宣传与落实任重道远。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型的压缩语段题。评论时一定要注意话题的统一,保持前后语意的连贯。评论的内容应该是材料的核心内容,补写的句子应该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揭示问题的实质,并且不超过40字。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任你不断向上攀登时,你需要低下头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察到低处的广阔无际;但也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高处的雄伟气派。

人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请以“看高处与看低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写作提示:“看高处与看低处”,这是一个思辨性的话题。写思辨性话题作文的关键是一定要抓住对立方之间的关系。否则,如果只单纯地写“看高处”或“看低处”,或者两方面都写了但丝毫没有相关性,那么便属于跑题。

何谓“高处”“低处”?二者间有何联系?仔细阅读材料后,我们不难发现:“高处”可以理解为“成功”“理想”“顺境”“富有”“王者”“名人”等,“低处”则可理解为“失败”“现实”“逆境”“贫穷”“百姓”等。没有高处,难言低处;当然没有低处,也就辨认不出高处。因此我们居高时不要忘低处,在低处时要心系高处。针对这一话题,我们可以写取得了成绩既要看到自己的努力,也要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又不要忘记默默奉献;有了一定的地位或成就,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只有谦虚才可以取长补短;等等。

参考例文:

理想在高处,起点在低处

“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

人之所以有“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美誉,是因为人对未来心怀理想。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没有帆的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双翅的雄鹰,在横无际涯的天空中失去了翱翔的资本:理想是催人前进的动力。

忆往追昔,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句句梦想的追问与回答声中成长的。小时候懵懂无知的我当被问及理想时,回答常常是一定要做科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个理想在升腾——破灭、破灭——升腾的同时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回忆时,常常笑自己的幼稚、傻气,明白了那些不基于现实的理想终究只能是一场“梦”而已,于是开始为树立真正的“理想”努力了。

父亲告诉我,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没有理想、碌碌而为的人生是可悲的。理想不一定要远大,但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就好比登一座山,有志于到达那山峰,我们必须从山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爬起,想要一下子到达山顶是不现实的。即使你真的上去了,也会因未欣赏到沿路旖旎的风景而叹息不已;然而,选择哪一座山峰,就完全掌控在你自己手中了。

我遵照父亲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心也就变得踏实了。

我的理想不远大,不再幻想成为科学家,不再幻想成为金融巨头,也不再幻想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因为那些太高、太远、太空、太虚,我开始对自己说把本职工作做好: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将来相夫教子,孝敬父母。为了这些理想,我犹如一只蜗牛努力奋斗着,尽管爬得很慢却很踏实,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成功都是由辛勤的汗水浇灌的。

起点总在最低处,也只有在最低处才能让自己更憧憬最高处的巍峨、壮观,也只有在最低处才能给予自己攀登高处的动力。那些“高处”不断变化着,当你到达了第二个、第三个高处的时候,回头望望,也许前不久还被你唤作高处的地方转眼已成了低处。我的目标不大,只求到达能够到达的高度。

理想在高处,它不断激励我向前,为了那无尽的神秘、美丽、惊险、刺激……

起点在低处,它不断提醒我现实,让我明白:奋斗是通向高处的唯一途径……

点评:“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一语道破天机,表明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都想让最完美的自己展现出来,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内容平实易懂,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总结:高二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就分享完了,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题型:文言文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试题与答案

更多频道: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