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暑假作业

2014届高三化学暑假作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编辑:sx_zhaodan

2014-05-29

2014届高三化学暑假作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摘要】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精品学习网分享了2014届高三化学暑假作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供您参考!

解析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得Na2O2(s)+2Na(s)===2Na2O(s) ΔH=-317 kJ·mol-1 解析 A项中H2O的状态应为液态;B项中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9.3 kJ热量不是0.5 mol N2和1.5 mol H2的反应热,故错误。 (1)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 解析 (3)由题给条件可知,4 mol HCl被氧化,放出热量为115.6 kJ,可知ΔH=-115.6 kJ·mol-1;由ΔH=E(反应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可得,E(H—O)—E(H—Cl)=[115.6+(498-2×243)]/4 kJ·mol-1=31.9 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强,所以水中的H—O键比氯化氢中H—Cl键强。 答案 +203.9 kJ·mol-1 2.(2012·重庆理综,1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 A.194 B.391 C.516 D.658 解析 由题中的图像可以看出断裂1 mol N2H4(g)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为:2 752 kJ-534 kJ=2 218 kJ 设断裂1 mol N—H键所需要的能量为x 则154 kJ+4x+500 kJ=2 218 kJ 解得x=391 kJ。 答案 B 3.(2011·海南,5)已知: 2Zn(s)+O2(g)===2ZnO(s) ΔH=-701.0 kJ·mol-1 2Hg(l)+O2(g)===2HgO(s) ΔH=-181.6 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                  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 答案 C 【实验用品】 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试剂:0.50 mol·L-1盐酸、0.50 mol·L-1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下图所示。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 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 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并用 温度计测量该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 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 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 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t2,记入下表。 (5)重复实验(2)~(4)三次。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盐酸 NaOH 溶液 平均值 1 2 3 【实验数据处理】 (1)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t1/℃ t2/℃ (t2-t1)/℃ (2)计算反应热 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1·℃-1。 ①50 mL 0.50 mol·L-1的盐酸的质量m1=50 g,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的质量m2=50 g。 【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碱稍稍过量。 (3)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搅动,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问题探讨】 (1)本实验中常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HCl的量,故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3)小题也同理,不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也会造成HCl的量减小,测得中和热偏小。 答案 (1)偏小 (2)偏小 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 (3)偏小 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0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 ΔH=-1.5 kJ·mol-1 解析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g)的系数为1,A错;气体变为液体时要放出能量,所以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B错;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 mol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 mol,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ΔH应小于-38.6 kJ·mol-1,不是通常状况时ΔH应标明确,选项C不正确;D中由②-①可知正确。 答案 D 必考点45 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1.主要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数据。 2.主要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计算 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 成释放的能量 (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 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 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 应热是相同的。 【典例2】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5 kJ·mol-1 ①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47 kJ·mol-1 ② Fe3O4(s)+CO(g)===3FeO(s)+CO2(g) ΔH3=+19 kJ·mol-1 ③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eO(s)+CO(g)===Fe(s)+CO2(g) ΔH=-11 kJ·mol-1 (1)确定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2)找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什么位置;? (3)根据未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和位置的需要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处理,或调整系数,或调整反应方向;将新得到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反应热进行叠加,即可求出待求反应的反应热。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的一般步骤 【应用2】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2ΔH2。 答案 A 必考点46 反应热(ΔH)的大小比较 对于放热反应来说,ΔH=-Q kJ·mol-1,虽然“-”仅表示放热的意思,但在比较大小时要将其看成真正意义上的“负号”,即放热越多,ΔH反而越小。如: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因为C(g)===C(l) ΔH3<0,则ΔH3=ΔH2-ΔH1,所以ΔH2<ΔH1。 (2)若向三份等体积0.100 0 mol·L-1 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过程中的焓变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在室温下将1 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 kJ,而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2 kJ·mol-1,则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H2O(g)===H2O(l) ΔH<0,故有2a=b>2c=d。 (2)由于CH3COOH电离吸热,浓H2SO4稀释时放热,故有ΔH1>ΔH3>ΔH2。 (3)根据题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 故有:ΔH=+Q2 kJ·mol-1-Q1 kJ·mol-1>0, 即:Q2>Q1。 答案 (1)2a=b>2c=d (2)ΔH1>ΔH3>ΔH2 (3)Q2>Q1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 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 2.ΔH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ΔH数值 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 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H越小,吸热反应的 ΔH越大。 4.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 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应用3】 (2013·西安二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C(g) ΔH1=-Q1kJ·mol-1 B.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2(g)+B2(g) ΔH2=+Q2 kJ·mol-1 C.Q1与Q2的关系:Q1>Q2 D.ΔH2>ΔH1 解析 由图像数据可知,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C(g) ΔH1=-Q1kJ·mol-1。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2(g)+B2(g) ΔH2=+Q2 kJ·mol-1,反应过程(1)与反应过程(2)中,反应物、生成物所涉及物质及状态均相同,只是过程相反,故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注意比较ΔH的大小时,要注意考虑其正负号。 答案 C (1)忽略ΔH的正负或对ΔH的正负意义不理解。 (2)忽视ΔH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有关。系数发 生变化时,ΔH的数值要相应变化。 (3)忽视物质的状态不同ΔH的数值也不同。 (4)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理解不清。 当场指导 Hold住考向 考向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及相关概念 5年6考 考向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5年12考 考向3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5年9考 名师揭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属于逐渐强化的高考热点,涉及到 焓变与化学键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反 应热大小的比较和计算,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理解与测定等。 2014年高考仍会重点考查该部分知识,应高度关注。 1.(2012·大纲全国,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 解析 ①A+B―→X ΔH>0,X具有的能量大于A、B能量总和,A、C错误,②X―→C ΔH<0,A+B―→C ΔH<0,C具有的能量小于X具有的能量,也小于A、B能量总和,D正确,B错误。 答案 D 2.(2012·江苏化学,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 应,A错;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不 会影响焓变,B错,C正确;图中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 逆反应活化能,E1>E2,D错误。 答案 C 解析 反应(ⅰ)是可逆反应,所以254 g I2(g)与2 g H2(g)反应生成的HI(g)小于2 mol,放出的热量小于9.48 kJ,A错;由反应(ⅰ)—(ⅱ)可得反应(ⅲ)I2(g)===I2(s) ΔH=-35.96 kJ·mol-1,因此,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 kJ,B错;两个反应物的产物均为气态碘化氢,显然C错;由(ⅲ)可知,1 mol固态碘比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答案 D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有关反应热、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燃烧热、中和热以及能源等概念的辨析。 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和比较等知识和技能。 一、焓变、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 断裂和 形成。 (2)特征:既有 变化,又有 变化。 (3)能量转化形式通常有热能、光能和电能等,但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反应物化学键 生成物化学键 物质 能量 2.焓变 (1)焓(H) 用于描述物质 的物理量。 (2)焓变(ΔH) ΔH= 。单位J·mol-1或kJ·mol-1。 (3)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 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如下关系: 。 所具有能量 H(生成物)—H(反应物) 等压 ΔH=Qp 3.反应热: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 下进行时,反应所 或 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J·mol-1或kJ·mol-1。 4.能量变化的原因 温度 放出 吸收 5.反应热的测定 (1)仪器: (2)原理:Q=-C(T2-T1),式中C代表仪器和反应混合物的总热容,单位是kJ·K-1,T1、T2分别代表 ,单位是K。 量热计 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 (1)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哪些?(2)反应的吸热放热是否与反应条件有关? 提示 (1)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与水蒸气、C与CO2的反应。 (2)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在 。 298 K时,2 mol气态氢气与1 mol气态氧气完全 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热化学方程中,ΔH的单位中“mol-1”的含义是什么? 三、中和热和燃烧热 比较项目 燃烧热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相同点 能量 变化 反应 ΔH ΔH 0,单位: _________ 不同点 反应物的量 可燃物是 mol 不限量 生成物的量 不限量 H2O是 mol 反应热 的含义 时,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燃烧热不同 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的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 kJ·mol-1 放热 < kJ·mol-1 1 1 25 ℃、101 kPa 1 稀溶液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都放出57.3 kJ的热量吗? 提示 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为57.3 kJ·mol-1,弱酸弱碱电离时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四、盖斯定律 1.内容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有关,而与 无关。 始态和终态 反应的途径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方程式 反应热间的关系 ΔH1=a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五、能源 1.概念 能提供 的自然资源。 2.发展阶段 时期→ 时期→ 时期。 3.分类 (1)化石燃料 ①种类: 、 、 。 ②特点:蕴藏量有限,且 再生。 能量 柴草 化石能源 多能源结构 煤 石油 天然气 不能 (2)新能源 ①种类: 、 、 、 、 和 等。 ②特点:资源丰富, 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 4.能源问题 (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 问题。 太阳能 氢能 风能 地热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 可以 化石燃料 环境污染 两个公式 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 (1)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四个观察 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观察点: “一观察”: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 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二观察”:状态是否标明。 “三观察”:反应热ΔH的符号和单位是否正确。 “四观察”: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系数是否对应。 六个注意 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①首先要明确所求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各物质系数;判 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不同途径对应的最终结果应一样; ③叠加各反应式时,有的反应要逆向写,ΔH符号也相 反,有的反应式要扩大或减小倍数,ΔH也要相应扩大或减 小相同倍数; ④注意各分步反应的ΔH的正负; ⑤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反应热所带“+”“-”均具有 数学意义,参与大小比较; ⑥不要忽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吸热,浓硫酸的 稀释、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放热,都对反应热有影响。 我的警示 “ΔH”与反应的“可逆性” 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反应完全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 是否可逆无关。 如:N2(g)+3H2(g)??2NH3(g) ΔH=-92.4 kJ· mol-1。 表示在298 K时,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4 kJ的热量。但实际上1 mol N2(g)和3 mol H2(g)充分反应,不可能生成2 mol NH3(g),故实际反应放出的热量肯定小于92.4 kJ。 问题征解 不管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有时都用到酒精灯,怎样判 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什么? 提示 持续用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反应就停止的反 应是吸热反应;开始用酒精灯加热,反应开始后,撤去酒精 灯仍能继续反应的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加热目的一般是引 发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 必考点4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 (2)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 ℃、1.01×105 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并不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物质的系数可以是 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 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能 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 “↑”和“↓”,不用“―→”而用“===”表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应 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必须 与ΔH相对应,如果系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典例1】 (2013·浙江宁波八校联考)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解析 ΔH与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对应,A选项错误;物质的状态不同反应的热效应不同,C选项错误;放热反应ΔH<0,D选项错误。 答案 B ——燃烧热和中和热 【应用1】 (2013·宝鸡二检)燃烧热是指通常状况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状况下,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 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O2(g)===2H2O(l) ΔH=-571.6 kJ·mol-1 B.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 -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 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提示 ΔH单位中的“mol-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相同。例如:H2(g)+O2(g)===H2O(l) ΔH(298 K)=-285.8 kJ·mol-1,表示298 K时,1 mol H2 (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热285.8 kJ。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