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农民工就业

编辑:

2012-08-14

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使相关的资金落到实处,关键的一点在于让农民工与企业等利益切身相关者来选择培训学校与培训模式。在新一轮经济调整期间,政府可以参照教育券的方式,给在工厂打工的农民工分发教育券,由农民工自行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培训。另外,在允许市场办学的同时,政府对于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考核,如此双管齐下,政府可以保证钱不虚花,而民工可以得到最急需的技术培训。民工兄弟拥有教育消费权,也是拉动内部消费的重要途径。

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冲击,但没有必要悲观,这正是农民工培训的黄金机会。而培训农民工,绝不能停留于规划与纸面数据。政府的投资,只有与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挂钩,才能提高财政的使用效率。

8.农民工的流动发生在“两个时代”之间。在断裂的社会中,城乡之间已经越来越具有两个时代或两个文明的含义。这种差异会突出地表现在社会两部分居民受教育的程度甚至是价值观和文明程度上。尽管在城乡之间,名义上都是实行9年义务教育,甚至使用大体相同的课本。但实际的教育状况,在两者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别。在农村,一些人因为经济等原因,实际上无法读完初中的课程。而且,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的差异,两者的教学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更重要的是,许多方面文化素质的培养,是无法仅仅靠学校教育完成的。比如,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大城市中已经达到很高的普及程度。这对于少年儿童掌握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在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中,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对于一个在农村只完成了初中或小学教育的人来说,进人城市完全是进人另一种社会和文化,甚至是进人另一个时代。这另一个社会、文化甚至文明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甚至修养,是他们基本不具备的。

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的障碍不仅在户籍制度。对于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困难,过去人们多是强调户籍制度的障碍。这当然是对的,就是在今天,首先要解决的也是破除这个制度性的障碍的问题。但正如上面的分析所表明的,仅仅有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不够的。最近一项对“农转工”的研究为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这项由张汝立先生完成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进行建设性征地的时候,安排了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城做工;在这项安排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城市户口,并大部分被安排为“大集体工人”。如果按照理论上的标准,他们是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但事实是,这种由“跃出农门”带来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他们就开始陷人了新的困境。有的是所进人的大集体单位不久就在市场竞争中倒闭破产了,有的则是由于个人的原因而下岗、内退或买断工龄。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由于个人的特质而处于劣势。这也可以使我们想象到,即使是将农民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完全破除,他们要想真正进人城市也是相当困难的。

城市中另一个时代的再社会化造成农民工“回乡”之后的不适应。对于农民工形式进入城市做工的农村居民来说,进城找工只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个阶段。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经历了找工阶段后,又会回到他们原来出生和生长的农村。这就是所谓农民工的“回流”,问题,尽管媒体上有许多报道,说他们回去之后如何利用在打工时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资金进行创业,其中有的获得了成功。但可以说,能有这种结果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人,又是回到了土地之上,因为,对于“回流”的大部分人来说,“回流”是一种被动选择而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回到了农村后,还能适应农村原业的生活吧?1995年7月,在广东东莞、深圳、中山和番禹等地进行的一项不太规范的调查表明,在月薪千元以上和月薪千元以下的打工族中,表示不再适应过去生活者均高达95%。我们在进行农民工调查的时候出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民工本身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候,出来打工的多是已经有了一定务农经历的农民。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一些人中学一毕业,就来到了城市。他们农村社会生活的经验非常有限,进入成年之后,找工是他们的主要经历。在打工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城市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方式,也渐渐地熟悉了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尽管他们是从一个边缘性的位置观察和接触这个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但这种接触和观察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这们的打工者来说,回到农村中去,又是一种文化或文明的“逆流旅行”,所造成的不适应是可以想见的。

城市越进步,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的可能性就越小。现在社会是一个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进步来推动的社会。然而,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这种影响仅只限于城市。我们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即使是和80年代相比,在我们的城市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环境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有了多么大的增加。而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变化却非常有限。我们可以推断,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城市会变得越来越“进步”。而城市越是进步,农村与其的反差就越大。而目前的教育体制,无疑在加剧着这种差距的扩大。这也就意味着,“乡下人”进入城市的路途要变得越来越长。

三、申论要求

1,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概括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2,用400字左右的篇幅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方案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色,自拟题目,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内容充实,论述深刻。(5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农民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然而,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引发了许多问题:农民工基本素质差、就业难、技术培训效率低、权益维护难等,尤其是经济骤变后,农民工大批返乡,给农民工就业增添了更大的压力。因此,认真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全局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2.答案提示

(1)进一步消除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性约束。政府要改革现有劳动就业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政策,打破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壁垒和地区分割的格局,降低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消除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2)加强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工就业。当前我国面向大规模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应尽快建立和规范农民工就业的中介行为和中介市场,为农民工建立正规劳务市场,提供就业帮助。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育农民工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培育农民工就业能力至关重要,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技能培训,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是增强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4)维护农民工的相关权益。各地政府部门应指导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为农民工提供必要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减少农民工的维权成本,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方便快捷的仲裁、司法支持;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保证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不受侵害。

3.答案提示

农民工就业培训要创新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乡第二、三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及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由于我国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适应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加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城市就业面临着由原来单纯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的升级阶段.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创新思路已成为亟待解;夹的问题。

农民工就业培训是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一是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和应职应聘等方面的培训。二是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培训对象的实际要求。三是课程内容要突出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管理方法,技术手段,使农民工开阔眼界、思路,增长知识,满足其实际工作需要。四是要充分发挥远程职业培训量大、面广、成本低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五是培训内容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因人而异。应以技术型、操作型为主,教学形式要直观、浅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六是创新培训方法。要做到培训方式与特点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相结合,使农民工逐步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涉及的层面较多,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要将农民工就业培训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建立领导岗位责任制,并作为考察和评价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领导机构,确定职能和任务,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率,使就业培训工作做到可持续发展。四要运用好政策,充分发挥培训补贴资金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五要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规宣传、信息发布等“一条龙”服务。六要建立培训机制,采取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考频道

标签:申论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