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4-25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策略,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宏观制度上“防破”和微观现象上“修窗”相呼应的防控体系,并使二者形成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格局被打破,原本依附农村土地的大批劳动力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向城市转移,成为新型城市人口。这种由农村向城市的定向区域性流动,无论户籍是否迀移,它已成为经济利益驱动下农村居民的自然选择,是不争的事实。流动人口{1}作为我国当前的特殊社会群体,对于城市基础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地域归属感的不同和流动预期的失衡,使得人口流动带来的消极效应也非常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激增。据厦门市统计,不考虑犯罪黑数的情形,2009年全市流动人口涉嫌犯罪被抓获的有6297人,占5。77‰;常住人口涉嫌犯罪被抓获的2166人,占1.22‰,流动人口犯罪率约为常住人口的5倍。{2}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审理的故意伤害案中,69.23%的犯罪主体系流动人口,{3}其他大城市也有相似的情形。面对严峻、复杂的流动人口犯罪形势,如何有效地防控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是犯罪研究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以美国犯罪学中“破窗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诱发流动人口高犯罪率的“破窗”所在,从改善流动人口生活环境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层面上,为防控流动人口犯罪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一、破窗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4}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犯罪学家威尔逊(James Q. Wilson)和凯琳(George L. Kelling)提出的一个犯罪现象延伸发展的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损坏了并且没有及时得到修理,很快该建筑物的其他窗户也会被损坏。因为坏的窗户表明没有人关心它,那么损坏其他更多的窗户也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5}“破窗理论”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犯罪发生数量和比率剧增,尤其是针对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财产类犯罪持续增长为背景,从心理效应与犯罪发生的关系上,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一定区域内破乱的社会环境如垃圾遍地、涂鸦满街、寻衅闹事等如同建筑物的破窗一般,如果不能及时“修理”,则会造成这种混乱与无序状态的不断滋生与蔓延,就如同传染病菌一样肆无忌惮地传播开来,最终导致该区域内人们对不良行为的漠视与非理性容忍甚至是恐惧,并逐渐削弱政府与社会的管控能力,形成犯罪泛滥化局面。在威尔逊和凯琳看来,“破窗理论”的核心在于无序的社会环境与犯罪滋生之间存在关联性。当然,这种关联性的理解并不是说所有的犯罪都与无序的社会环境有关,而是在排除特定情形下的一种比例性论证,意指无序环境下诱发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的理性判断,抢劫、强奸案件易于在人员稀少的偏僻区域发生,人口稠密、居住拥挤的地方发生盗窃案件的比例更高等。对于“破窗理论”核心观点的理解可以从逻辑顺序上分解为四个层次:无序的社会环境——一般人对犯罪的恐惧——社会管控的失灵——犯罪的发生。诚然,某一类既存的无序现象并不必然导致犯罪现象的发生,但是,一旦该类无序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恶化到一定程度时,犯罪就会“应运而生”。
标签:刑法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