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法学论文 > 行政法论文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难点探析

编辑:

2013-12-11

  (二)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至今在国内外政治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左”和“右”两种思潮,尤其是“左”的思潮,想要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对这些社会思潮进行了纠正,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仍是当前最主要任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方针不能变,从而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稳住了大方向。在这次南巡讲话时,邓小平同志还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但这里的“胆子大一点”主要指的是国内的经济发展道路,而不是十三大上提出来的政治改革道路。

  南巡讲话后,在接下来的的十四大报告中,可以看到报告内容重心发生了很大变化,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及不多,偶有论及,也态度保守。

  十四大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刀阔斧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在随后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提法”延续,创新性及突破性都不够。

  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分析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和经济体制改革可以“普惠”“皆大欢喜”的结果不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阻力可想而知,具体可以概括如下:

  1.从客观层面来说,在理论约束和制度约束下,政治体制改革空间有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政治制度”之上的政治体制要坚持,这规定了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改革空间有限。

  2.从主观层面来说,既得利益集团缺乏改革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经济迅猛发展。掌握着权力和资本的这部分人获得巨大收益,从主观上缺乏改革动力。

  3.政治体制改革将会呈现被动式、渐进式前进。执政者需要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汹涌的社情民意。从社会发展现实的层面来看,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领域的改革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都要受制于政治体制改革。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根据政治的“公共性”理论及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经济快速发展,公民实现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希望能从政治的旁观者变成政治的参与者。在这二者的交织作用下,执政者会考虑从社会最热点、公民最需要的点着手,进行被动式、渐进式的改革。

  4.和“改革理论”相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执政者有极大的“改革勇气”才有可能成功。目前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如何把政治体制改革往下推进,至关重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这三个“自信”相比,报告中提出的“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三个“勇于”意义更大!也是执政者需要面对的艰巨考验。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难点探析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全国版权工作座谈会纪要

关于地方版权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标签:行政法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