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文本多元内涵和特征探讨分析

编辑:sx_houhong

2014-05-19

文本多元内涵和特征探讨,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审美的主动性,全面、深刻、透彻地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他从主体的感觉出发,认为人的一般感觉是对熟悉的事物趋向于机械的、习惯的、自发的感知。艺术的目的与功能在于使观赏主体的感觉“陌生化”,克服习惯的、机械的认知,达到对事物内在生命的体验。通过“陌生化”鉴赏艺术作品,可以打破接受定势的束缚,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鉴赏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将“陌生化”原理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可以瓦解学生对文本在惯性思维作用下的自动化感知,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避陈去俗,翻新出奇,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去感受和发现文本的崭新意义,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审美的主动性,全面、深刻、透彻地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

一、从陌生处入手,探究文本的多元意蕴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探寻和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根据“陌生化”的原理,作者在表达意义时一般不会用习惯的、俗常的手法直接向读者呈现,而是要对描绘的生活场景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变形,使其具有新奇陌生的面貌,来延长读者感受的时间,增加感受的难度。任何高明的作家永远都不可能把生活的内涵作定量的分析,把生活的各种关系作机械的组合,而总是在鉴赏主体能心领神会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模糊处理,以拓展和丰富作品的艺术容量和审美意蕴。这就造成文本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很难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来概括。正如清人叶燮在《原诗》中所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入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①文本的蕴藉含蓄、朦胧迷茫,更容易激发起主体觅隐索微和趋新搜奇的心理。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作用,引导学生在充满陌生感和不确定性的探究中对作品的复杂的形象、曲折的情节、深邃的意境、多义的主题进行审美观照。比如阅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如果我们带着惯有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分析的先入之见来认识作品的主题,只能得出一个“批判小资产虚荣心”的单一、空洞的结论,感觉就会变得迟钝和麻木,思维也会随之僵化。如果能够以内在生命的直接体验将视线从通常的感知领域转移到新的感知领域,关注作者在表层的情节叙述和生活图景描绘之下所潜藏的言近旨远的内在情思,就会发现文本的主旨决非讽刺和批判那样生硬和缺乏人情味,主人公也决非用虚荣心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玛蒂尔德一夜的荣光换来了十年的艰辛和美丽容颜的凋零,让我们看到了浪漫的代价;一条仅值500法郎的假项链就能彻底击碎一个弱女子的梦想和向往,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下层人物命运的飘零和无助;作者看似不经意间发出的:“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的慨叹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天地之间偶然和无常;玛蒂尔德勇敢面对厄运的打击,设法偿还巨额债务,历时十年自我救赎,又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她的诚信、自主、自立与自强;如果我们能将本文与同时代的《包法利夫人》、《简·爱》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并列起来阅读,则可以发现这些女主人公都具古希腊悲剧人物的品格,面对命运的无端打击,及时决断,用自己的心与力顽强应战。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者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自我发现的主题。“虚荣浮夸的讽刺?那只是莫泊桑故作的明修栈道的姿态罢了;独立对抗命运的女性,这才是他的暗度陈仓之实。”②

“陌生化”阅读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文本。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是与文本的一次心有灵犀的相约和充满变数的际遇,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一种饶有兴趣的探索经历。在一次又一次的陌生化探索中,经典作品一次又一次地以新面貌呈现,具有似乎永远也说不尽的意义。读者面对的既像一座取之不尽、理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不论什么时候研究她,都会有新的发现;又像一幢奇彩夺人的万花筒,不论从哪方面欣赏她,都会使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心灵悸动之能。 二、文本陌生空白点的发现、增补和填充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