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论文关键词:大教育观;视野;教师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伴随着大生产、大经济和大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大教育观”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
一、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高的期待
在国际上,从教师开始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算起,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1989年至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在我国,肯定教师是专业人员则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人们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也从“教育是不是一个专业”转向“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的标准,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师专业化仍有不少差距。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川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持续的和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先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体验新的教育理念并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
伴随着大生产、大经济和大科学的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适应社会需要的“大教育观”应运而生并日益凸显。
与传统的教育观相比,大教育观具有以下特征:1.全面性。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教材,所接触到的知识体系将更加全面,内容也将更加丰富,教育所涉及的范畴也将更加广泛。2.长期性。学习不再有一定的时间和阶段限制,主要表现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两方面。3.直接性。随着社会知识信息的日益丰富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学习者个体某种需要的学习活动将会越来越少地受到过去特定学习环境的限制。4.创新性。大教育观指导下的教育活动,以不断变革、创新为己任,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拓展教育内涵,延伸教育功能,是适应时代、把握时代的变革创新的教育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吉研究员则更形象地把大教育概括为“走出灌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和走出年龄”。大教育观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