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史记》反映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传统

2013-02-26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 《史记》是一部史学巨著,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技术内容。该文从科学思想的角度探讨评述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中国古代人天关系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以及司马迁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的独到的见解和发挥,并对《史记》中记载的一些科学技术史实进行了研究,指出它们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司马迁,《史记》,科学思想,人天关系

Abstract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by Sima Qian is amonumental work on history containing substantial content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angle of scientificthouhgt,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and comments on Sima Qian'sunderstanding and applianc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kindand Environment in ancient China, as well as his originalview and elaboration about such 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the scientific thought of hispredecessors. It also makes a through study of certainhistorical facts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t down in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pointing out that they provideimportant clue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Sima Qia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scientificthought, relations between Mankind and Environment

司马迁的《史记》〔1〕,以52 万余言概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科学思想(也广义地包含技术思想)的载述。一类是古代关于人天关系的认识与实践基本传统的记载;一类是体现司马迁批判地继承中的创新见解;再一类是史实与人物的主线中,涉及的一些体现中国科学技术独创性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将从科学思想史角度探讨《史记》中这三类具有历史意义以至现实意义的部分载述,并试作分析评价,以期从古代智慧之果中获得新的启迪。

1 《史记》概括了先秦人天观的基本思想传统与实践

1.1 “法则天地”的基本观念

古代先民在长期从事生产实践中懂得,人的一切活动受制于自然界,因而在安排农事、制定法度时,朴素地、自发地效法天地。《太史公自序》指出:“维昔黄帝,法则天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3301页)。继黄帝之后是帝尧,《五帝本纪》载:帝尧“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6页)“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xuán@①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 ”(24页)“xuán@①玑玉衡”是舜时观测天象的古老仪器。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已建立了社会法度效法天地的传统。《史记》的记载,也获得考古的佐证。1960年和1973年山东诸地出土的距今4500年前的陶尊上就刻有太阳、云气和山岗的符号。古代天官主持祭祀日出,主管天象变化的观察记录,以授民时,指导农耕。天上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地上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则是对应的七政。黄帝之孙高阳因懂得“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xié@②诚以祭祀”(11页),而继黄帝之后立为帝颛顼。当时通晓四时五行的运行规律以教化百姓是王者摄天子政的最高责职。

“五行”说是中国古老的自然哲学和社会定制的思想基础。轩辕之时“治五气”(3页),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 《白虎通·五行篇》解释:“言行者,欲言为天之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行尊于天也。”据《吕氏春秋》载,黄帝师“大桡探五行之情”,即探究天地节气的运行规律。《国语·郑语》从物质生成角度去理解,指出“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万物。”《宋微子世家》引箕子对五行的解释,阐明物质的形态与性质的关系,指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1612页)而《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则论述了五行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法则天地,首先是效法五行。正如《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所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故应“以五为制”,“行五行之治。”而《白虎通·五行篇》则称为“法法五行”,即以五行作为一般事物的事理模式。周武王向箕子征求治国方略时,箕子指出的第一件事是五行,依五行相关规律指导农作,依五定制,分五事、五纪、五福。反映在天文历法中,则认为“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1350页)“五纪”则是“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生辰,五曰历数。”(1613页)解放前彝族十月历中,一年被分为土、铜、水、木、火五季,五行作五个节气理解[1]。 自然地理上定五岳;农艺上分五谷;生理上分五脏;医学上有五色诊。社会也多以五定制。《历书》记载:“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qí@③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1256页)甚至周朝贵族也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人朝执“五瑞”(五种玉石);民分士农工商贾五民;礼分吉、凶、宾、军、嘉五礼;刑律分墨、劓、fèi@④、宫、大辟五刑;乐定宫、商、角、徵、羽五声;歌作五章;舞有五行舞,即五色服装舞蹈。甚至性修貌、言、视、听、思五事,福修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五福,交通栈道也修五尺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