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陈十四夫人》的由来与演变

2013-01-17

事物是相对的。据说秦桧府里也有好人,蛇类里也不乏好的。有些地方还有养家蛇捉老鼠的习俗;巴西人家里普遍养着大蟒蛇当保姆。照料小孩;⑩神话《白蛇传》里的白蛇。青蛇化人与许仙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尽管蛇类怎样善良多情,而"一床锦被难遮丑"古往今来。蛇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谈虎色变,不寒而栗。如"许仙惊蛇","杯弓蛇影"。就是前者见形丧生。后者疑影成病;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打蛇不死变蛇精"。"肓眼蝮蛇咬死人";骂人心怀为"豺狼成性,蛇蝎其心"、"南蛇精";闻到恶臭称"烂蛇臭";被恶人缠着叫"烂蛇缠"等等。不胜枚举。从上面所举事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蛇的印象是怕得要命 ,恨之入骨。

"强中还有强中手,辣蓼还有辣蓼虫",蛇虽恶毒可怕,然而原始人通过了大胆的幻想,创造了反抗恶势力的英雄羿,他雄风勃勃,在洞庭湖射杀"巴蛇",为民除了大害。据说后来人们把巨蟒的骨捞起来,竟堆成一座山陵,名为巴陵;(11)还有夸父威胁群邪,两耳挂着缩颈伸舌的黄蛇,两手握着蠢蠢欲动的黄蛇。大有视蛇如黄鳝,蚯蚓耳;(12)秦惠王时,有五丁送五个美女进蜀。路遇巨蟒进洞。五丁为民除害,奋勇拔尾,蛇虽拉出而大山崩倒。五丁为民献出了生命(13)。

可见尽管蛇多么狠毒厉害,然而终究还是人制伏了蛇。

神话是最富于教育意义的,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那种顶天立地,驱邪扶正的雄风壮举,古往今来,都在潜移默化地鼓舞着一代代的人们。

这些神威赫赫的伏蛇英雄,是否可说是陈十四斗蛇的影子呢?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就产生了两幅鲜明的阶级对立的长轴画面。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画面面;一同是表现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另一幅是表现被统治被剥削的劳苦大众的饥寒交迫,惨绝人寰的图象,广大的被压迫者在那种暗无天日。孽海无边的社会里,他们是多么希望有大智大勇理想的"反抗的神再现,象羿、夸父、刑天一样的神的再生,站在自已的一面,用他们的"神力"。为战天斗地,为人民兴冤雪仇,伸张正义,因之春秋秦汉以后。就陆续出现了不少类似除蛇的神话,如孙叔敖杀两头蛇(14)。刘邦芒砀山斩蛇等等。其中较有名的数东晋干宝撰的《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的神话。据史书记载,这段时间早有了口头文学。"多半是有说有唱的。面且往往以唱为主。"(15)三国时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背诵"俳优小说"(16)。在离汉末仅几十年的干宝在《李寄》一文末尾写道:"歌谣至今存焉。"(17)至今与过去相对。有"过去"才有"至今",不言而喻。《李寄》这则神话,早在东晋以前,民间就以歌谣的形式在广泛传播了,钟老在《晚清改良派学者的民间文学见解》一文中指出:"……在封建社会里,一方面广大的人民群众自然要从过去传统的神话、传说里去接受英雄的感受,英雄的感发……并借以丰富自已的文化知识"(18),由于晋世处于"五胡乱华"之际。内忧外患,导致"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龙争虎斗"的动荡局面,国家多难,民不聊生,民间是多么希望有救民于火炕的英雄出现啊!大约基于这一原因,这则优美悲壮,感人肺腑的歌谣,触发了酷喜搜神的干宝的"感时怀古"之情;于是他就如获至宝似地把《李寄》这首英雄的歌谣,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改写收进《搜神记》里去。深刻地嘲笑了那班"位极人臣,名列朝堂"的所谓王公大臣,还不如一个两袖侠风的布衣少女。

"晋的南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也是文学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19)其变动原因,是由于朝政腐败,导致"五胡乱华"造成不少"衣冠之士"避乱南迁。也就在这个动乱时期,有可能使"李寄"这个神话随着"南迁"人群。传入闽越。在浙、闽边界流传开来。

这则动人心魄的神话,古往今来一直鼓舞着人们的除暴扶正的斗志。后世的《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书。都汇集着这则感心的故事,近代还有人将其改编成童话《童女箭》,(20)传之于世。

水有源,树有根、一个神话的形成。都有其曲折复杂的社会根源。《李寄》这个神话故事,就是《陈十四夫人》的雏形。

口头文学的变动性是很大的。例如《孟姜女》,最早记载见于《春秋左氏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齐候出兵攻打莒国,将军杞梁战死。杞梁妻"拒绝郊吊"。就这么三言两语的记载。可在民间经不断加工改编,演绎成篇,历朝变动很大,隋唐之前,变为孟仲姿(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连故事的人物姓名,事件皆面目全非了。神话《白蛇传》出是如此。从故事的萌芽至成型。都起了较大的变化。《陈十四夫人》也不例外,从东晋干宝撰《搜神记》年,历经南北朝至唐末宋初。先后数百年。这个神话经民间不断的移花接术。整枝添叶,故事更趋丰满完整,惊奇曲折,悲壮憾人,故事情节起了大突变,主题也更深了。由《李寄》故事的一条蛇,演变成雌雄两南蛇,李寄也被易名为陈十四,关于李寄的易名,其间有一个有趣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