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3-04-12

3.全班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为什么这么认为?

4.个人活动:请你自选一种方法测出一个圆的周长。

5.全班交流:你测的圆的直径是多少?周长呢?教师选6位学生的结果绘成一张研究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表。

6.全班讨论:圆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7.教师介绍圆周率,让学生总结圆周长公式……

纵观上述过程,教学活动回归学生主体、教学程序具有灵活性、教学形式趋向个别化,学生始终在用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学习数学,在个人活动、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五、拓宽渠道联系生活,让学生灵活学——这是目的

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已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四大教学目标之一,具体内容有4方面,其中的2方面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尽量把那些与新知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可以在导入新知时,如“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入可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汇报课前在商店里调查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单价,然后让学生说说“钢笔每支3.90元”、“茶杯每只8.50元”平时我们是怎么说的,第三步得出“3.90=3.9、8.50=8.5”,最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并导入新课。

也可在教学新知时,如“加法交换律”的新知教学可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编几题用加法计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第二步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有哪些方法并列出算式,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几个形如“26+28=28+26”的等式说

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总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也可在练习巩固时,如“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计算做长方体形状烟囱所需铁皮的面积;如“复式统计表”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统计本班男女生兴趣爱好情况;如“长方形的面积”练习巩固时,我让学生测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等。

也可在课外作业时,如学了“土地测量”后让学生测算出我校占地面积;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分析某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情况;学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测算出直立着的圆柱的直径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有义务与责任去尊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小能主动获取自己所需的数学知识,学会学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精品学习网 > 论文 > 自然科学 >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