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0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填对得3分,共30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1.计算: + =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 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的顺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解答: 解:原式= +2 =3 .
点评: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实际是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而根指数与被开方数都不变.
2.方程x2﹣4x=0的解为 x1=0,x2=4 .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x2﹣4x提取公因式x,再根据“ 两式的乘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式子的值为0”求解.
解答: 解:x2﹣4x=0
x(x﹣4)=0
x=0或x﹣4=0
x1=0,x2=4
故答案是:x1=0,x2=4.
点评: 本题考查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当注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快捷的解法.该题运用了因式分解法.
3.2013年某市人均GDP约为2011年的1.21倍,如果该市每年的人均GDP增长率相同,那么该增长率为 10% .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 增长率问题.
分析: 利用2013年某市人均GDP约为2011年的1.21倍,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设该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
(1+x)2=1.21
解得:x1=﹣2.1,x2=0.1=10%.
故答案为:1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利用增长率问题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4.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M=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40m .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那么第三边应等于中位线长的2倍.
解答: 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N是△ABC的中位线,
∴MN= AB,
∴AB=2MN=2×20=40(m).
故答案为:40m.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5.已知一组数据:1,a,3,6,7,它的平均数是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3 .
考点: 众数;算术平均数.
分析: 首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a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据题意得:(1+a+3+6+7)÷5=4,得a=3,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故填3.
点评: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平均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6.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 2.5 .
考点: 菱形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因为△ABC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则不难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 解:设AP与EF相交于O点.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C∥AD,AB∥CD.
∵PE∥BC,PF∥CD,
∴PE∥AF,PF∥AE.
∴四边形AEFP是平行四边形.
∴S△POF=S△AOE.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ABC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
菱形ABCD的面积= AC•BD=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2=2.5.
故答案为:2.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菱形面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0° .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即可得到外角的个数,即多边形的边数.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 解:多边形的边数是: =12.
则内 角和是:(12﹣2)•180=180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之间之间的关系.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转化为考虑内角的关系可以把问题简化.
标签:数学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