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3-21
当然,日渐强大的中国和悠远浩博的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重建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新兴的中国……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所有迹象都表明全球重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29]5基于改革开放的宏阔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语境,在参与全球文化的重建中,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为全球文化之重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凸显责任担当意识,提升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新的时代高度、高瞻远瞩地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在新时期,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阶段性、文化构成多样性、文化建设长期性的认识。科学合理地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中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担当——“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担当。”[30]5在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加快形成自身文化优势,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们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其卓尔不群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砥砺前行并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气度。我们也要看到,在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31]4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资讯的便捷,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交流、交融、交锋史无前例。鉴于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应以更加审慎、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甄别、展望,理性看待本土文化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全面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以坚定的文化信念和执着的文化追求,兼收并蓄,承继传统;海纳百川,吸收外来;放眼未来,赓续辉煌,全方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三)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发展之魂,是实现文化繁荣必须遵循之“纲”。在国际形势风云际会的今天,要汇聚亿万中华儿女的才智和凝聚其思想共识,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功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总结、萃取、提炼华夏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内核并使之面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步趋向、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体现时代感、凸显大众化、富有独创性且在表述形式上要尽可能的凝练、简洁、鲜明,让广大民众易懂、易记、入脑、入心、进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融会、嵌入在文化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指引下,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新时期的文化创新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世界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将以新的文化自强之风貌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可否认,占世界人口总数19%⑨的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绝不仅仅是为中国人寻找到一条文化重建的坦途,它同时也必然是为人类社会迈向新的文化重建和文明时代提供重大借鉴和启示,具有世界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的全面跃升,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到来!
相关推荐:
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