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29
70年代末,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两个“不 提”,使我国文学理论从失去自我的极端落后 的从属状态,开始走向自身,恢复了世纪初 曾经有过的学理的探索和文学自律的科学探 索。文学理论可以走向自身,走向自律的科 学探讨,这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起码条件,因 此可以说这是文学理论科学理性、现代意识 精神、现代性的初步体现.
自然,上述两个“不提”,不是说文学与 政治无关,而是说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这是 积极的一面。但由于不能全面理解两者关系, 因此在创作与理论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情 况。一些作家与论者,痛感于几十年来政治 的不协调的关系,纷纷要求文学与政治脱钩, 论证文学与政治各自独立,文学审美创作凭 作家天性行事,文学政治互不相关,希望政 治少干预文学,要求文学与政治离婚,等等, 这些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关于文学 与政治关系的上述观点,大致表现为两种倾 向,一,通过文化批评的形式,其中一些人 实际上在直接探讨政治问题,你可以说,我 也可以说,只是要求政治不予干预。确实,这 是自由,对于这种自由意见不一,这里我们 不予置评。二,在文艺创作思想上,这实际 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舆论上虽说 文学与政治要分家,要离婚,但一些作家分 明在自己的作品里,调侃、嘲讽政治;或是 消解、解构政治,以致走到否定任何价值标 准的地步,可又要求评论只能就其高超的文 字、风格进行评说,否则就是政治批评,而 政治批评就是棍子批评。第二是,在批判政 治强力干预文艺时,形成了一种纯艺术倾向, 即力图远离政治,甚至社会生活,把文学孤 立于其他社会关系之外。一些写作者,一度 热衷于话语游戏,进行语言猜谜式活动。当 这种写作难以为继时(还会存在下去),又转 入形而下的写作,凑合纯粹偶然性的东西,或 化解历史,或从“新状态”转向“性状态”的 书写。其实,文学作品可以不写政治,与政 治分开,但是文学既然与生活密不可分,而 政治又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文学创作也 是难以避开政治的.
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学”举世闻名,这 是一种社会性、政治性很强的文学,不少著 名的小说就是描绘一些社会、政治事件的。但 是社会性、政治性强并未影响它们的艺术的 独创,倒反使它们在世界文学中异军突起、独 树一帜。当然,要充分估计到我国作家的社 会、政治条件方面,有自己的难度,和他们 的环境是很不一样的。新时期以来,我国不 少年轻作家,曾把拉丁美洲的一些著名作家 视为自己写作的榜样,刻意模仿。但是他们 害怕社会、政治问题,所以也只是皮相地学 习,缺少了拉美作家宽大的胸襟、民族与人 类的生存意识和透入人性的警策力。他们的 作品竭力离开社会性而渴望提高自己的审美 层次,但提供的画面,往往在思想上显得十 分单薄、干瘪,艺术上缺少光华,不具强大 的审美批判力、人性深度的表现力,这是需 要有洞透力的思想才能的。据报刊披露,深 受我国青年作家崇敬的拉美作家加西亚·马 尔克斯与巴尔加斯·略萨曾分别来过我国, 但是他们不是来接受我国青年作家的褒奖, 甚至传授写作经验,而是来了解中国社会主 义的前途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想了解的 是90年代的中国的社会现状,所提出的全是 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据闻,他长 期关注的就是这些问题;巴尔加斯·略萨则 以为,“文学首先是社会的发言,其次才是文 学本身’,⑧。在一些人看来,这真是自投罗网, 或者简直是庸俗社会学了!大概由于处境、心 态不同,思想、魄力各异,所以他们虽然来 到我国,竟未能和我国著名作家有过晤见,就 纯文学问题进行探讨,没有留下那种像30年 代泰戈尔来中国时,会见我国文艺界头面人 物的佳话.
标签:现代文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